一是强化蓄水保水。组织抓好水库、山塘蓄水,加强对水库放水管理,在旱情期间尽量减少维修、冲沙、置换底水等放水行为,做到非必要不放水,科学合理调配好现有水资源,全力以赴保人畜饮水。
二是强化监测预警。加强同气象部门对接,强化旱情信息动态收集,做好旱情监测和分析研判,以分散式供水工程为重点,组织乡镇、街道逐点细化,分析水源和供水工程抗旱保供能力,积极应对旱情。
三是强化资金筹集。从本部门预算中调剂资金,用于抗旱工作。按照《省水利厅关于报送农村应急抗旱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项目的通知》精神,梳理全县供水规模化工程,积极对接省厅、市局争取抗旱资金,逐步推进大水网覆盖工程建设。合理分配维修养护资金,通过“维修养护少漏一点、群众节约省一点、消防水车送一点”的方式,缓解旱情期间供水保障压力。
四是强化节水宣传。通过微信朋友圈、公众号发布“节约用水--有你有我”倡议书等方式,加大节约用水宣传力度,增强群众节约用水意识。同时,以村民组为单位建立灾情台账,认真做好灾情统计调查,为抗旱保民生提供科学依据。
截至目前,全县46座各类型储水水库(含4座水电站)实际蓄水3606.72万m立方米,372座山塘实际蓄水133.58万立方米,其中县城供水水源白安河水库蓄水500.6万立方米、翁井水库蓄水348万立方米,能满足县城生活用水。全县现有百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840处,覆盖人口335803人;分散式供水工程922处,覆盖人口47763人;县城3座供水水厂日供水能力4万立方米,县域人饮安全基本能够保障。
上一篇:没有内容了!
下一篇:没有内容了!
记者24日从广东交通集团所属开阳高速了解到,面对今年第9号台风“马鞍”逐步迫近,开阳高速立即行动,组织各部门对沿线桥涵、边坡、排水系统、户外广告、标牌、服务区、收费站等进行重点排查。[详细]